分段阅读第542章

“那解放军呢?你们对解放军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当然是感激啦!”

“可我听说当时就地处决了不少人…”

一个戴眼镜的老爷爷很愤怒的表示:“那是一帮流氓,趁着地震抢劫…”

“那…当年的唐山经济形势怎么样?”

“经济形势?”老爷爷笑了笑:“唐山市区人口震前一百多万,相当于首都的三分之一,华北的铁三角是京津唐,现在呢?”

这倒是,唐*山当年是河*北第一工业基地!

地震后,彻底失去了跟天*津较劲的资本…

当然,我大东北,还是共和国长子呢,还没地震呢,现在算什么?说的好像不地震就能抗衡天*津似的…

任何地方的发展都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当然也有地方本身的问题,这个太复杂…

张俊生摆了摆手,干脆说的更精确一点:“不是,就是…有没有戴着红袖章,举着红宝书的红慰兵?”

“这个肯定有的…”

“真有啊?私人帮不是已经被打倒了吗?”

“哪有那么快,不过那个时候,基本上没人管什么政治,都想着活下去!”

张俊生有点羞愧的低下了脑袋…

他还想装个bi,隐sh一下闻哥呢…

那种情况下,军民一心,谁踏马还有政见之分?

跟几个大爷聊天,张俊生没戴眼镜,他觉得自己的辨识度还没有辐sh全国…

没想到哪位戴眼镜的老爷爷忽然问道:“张导演…你是要拍《唐山大地震》吗?”

“…啊?您认识我?”

“看过新闻联播…了不起啊,欧洲三大奖项,你一个人拿了俩!”

“都是虚名…”

“你要拍《唐山大地震》?”

“对!是市政府牵的线。”

“一定要好好拍啊,我们唐山人到时候肯定支持!”

“放心吧,我肯定好好拍!”

又聊了几句,话题转向了大地震发生时候的背景,还有这几年的变化…

提的最多就是一句‘现在的人提到唐山,就一句,大地震,别的就没了’…

难怪市政府要拍《唐山大地震》,这是想重新树立唐山的形象?

可是,你既然找人拍《大地震》为什么不干脆一点,拍一部《新唐山》呢?

……

晚上,张俊生一个人留在唐*山,随便定了个宾馆,他又不是智障人士,离开助理,就没法生活。

待在宾馆,张俊生把剧本修改了一下,大部分笔墨集中在了地震前还有地震救灾…

至于方登,春秋笔法,直接来一句32年后,方登出现在文川现场…

剧本出炉后,还是不太满意,这样一来,救难救女的意义就没了…

掏出香烟,点燃,干脆换一个花样,不再执着于救男救女,把主角换成‘受困7天7夜获救的男孩’…

以前看过一篇报道:唐山大地震男孩受困7天7夜获救,来沪见恩人…

然后通过他的口述,通过回忆讲述电影…

太单薄,再加一条解放军的线路,最后两条线汇成一条线,最后的结尾彰显希望!

最好把男孩的父亲设置成解放军,他的母亲设置成救援人员,这样三条线汇集成一起,就会非常打动人!

干脆把男孩改成女孩,怎么说呢,小女孩的表现力会更强大一点!

打了个电话给编剧刘恒,把自己的思路告诉了他,他很赞成这种改编,提出了新问题:“但是这么一来,市政府那边怎么办?”

对呀,这玩意还是政治任务,还得表现一下新唐山…

“这样,片尾,我加几个航拍镜头,然后切换到女主角的家里…”

“你这也太敷衍了…”

“电影到了我手上,我想怎么拍,他们说了不算!”

第一百二十一章《1942》上映(1/5)

刘恒是很国内首屈一指的编剧!

《集结号》《金陵十三钗》《秋菊打官司》都是他的手笔。

当然,之所以找他,最主要是因为这个人很有谱!

他不像芦苇,《霸王别姬》的编剧,芦苇的意识和风格始终特立独行,极其尖锐,犀利,赤果果的把人xing撕裂在你眼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