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因为,就是刘焉提出,应当复立州牧。

这一奸计,害苦了大汉天下!

自此皇权旁落,诸侯林立,百姓只知州牧而不知天子。

刘焉,就是始作俑者!

张祯:“他若是哭得狠一点,只怕会死。”

真实历史中,刘焉就死在了这一年。

某天,治所绵竹突发大火,烧毁了他的州牧府、车乘等等,本来这也不算什么,重造就是。

但刘焉这人很迷信,认为这预示着将有灾祸,整日惶恐不安,将治所迁到了成都。

随后又得知两个儿子的死讯,伤心不已,引发了背疮。

三管齐下,人就没了。

虽然这次刘范、刘诞没死,但刘焉的麻烦也不会少。

封张鲁为汉中太守、镇南将军,不就是为了给他添堵?

张鲁,可不是安于现状的人,极有进取心。

刘协笑道,“他若死了,朕遥祭薄酒。”

张祯也笑,“陛下仁义!”

卢夫人有一点没说错,益州据有天险,的确难打。

刘备能得益州,靠的不是武力,而是他长久以来打造的仁义之名,以及一些智谋和运气。

曹操与刘备争夺益州的门户汉中,也是打了几年都没成功。

虽然现在朝廷占有优势,未必不能打下益州。

但光是修补入蜀的栈道,就得耗费极大的民力、物力、财力。

如果有更好的办法,何乐而不为呢?

有了名份的张鲁,不会安于汉中,必然向周遭扩张,也就会侵害到刘焉的利益。

刘焉能容他么?

再迷恋卢夫人,他也不可能容忍张鲁坐大。

何况还有他的四个儿子。

张鲁若是听话,他们还能留他,若不听话,留他做甚?

历史中,刘焉死后,继位的刘璋就杀了张鲁的母亲和弟弟,理由是张鲁不听号令。

还曾多次派兵攻打张鲁,但都没打赢。

现在还多了刘范和刘诞,蛋糕没变大,分蛋糕的人却变多了,怎么能容许再多张鲁一个?

张祯都不敢想,这两家会乱成什么样。

还有,刘范是刘焉的长子,按礼法是刘焉的继承者,为人也算有勇有谋。

但益州的世族、高官,却更看好刘璋,因为他懦弱多疑好摆布。

这兄弟俩之间,也有一场纷争呐。

总之益州马上就会乱。

然而这也没办法,朝廷要是进军益州,乱子更大。

两害相权,取其轻。

刘协笑着笑着,忽然担心地道,“皇姐,你说张鲁会不会想到咱们拿他当刀使?”

张祯:“显而易见的事情,他又不蠢,当然能想到。”

刘协:“那他还敢接诏书么?”

张祯:“敢!”

有什么不敢的?

错过这一村,就没这一店了。

对于野心家来说,这是个让人无法拒绝的阳谋。

张鲁可能一边骂她,一边欢欢喜喜地接诏书。

第228章之前是他们想坐山观虎斗,现在自己变成了虎

“陛下真让我们去益州?!”

刘范和刘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传诏的侍中微笑道,“千真万确!”

两人激动地接过诏书,一字一字细看,看完心里才踏实,连呼皇恩浩荡。

听说这是靖国长公主的提议,感恩戴德,往张家送了许多礼物。

他们一直待在长安,自然知道张祯不落闲棋,但那又如何?

不管她在打什么主意,能让他们离开京城、回到父亲身边的,就是大大的好人!

父亲明摆着已经生出异心,他们随时可能被朝廷拿来祭旗,就如当初的袁氏一族。

每天都在担忧小命不保的日子,谁懂!

何况,三弟刘瑁、四弟刘璋都很会讨好父亲,他们要是再不回去,就什么都落不着了。

迅速收拾行装,辞别亲友,接到诏书的第五天,就拖家带口急不可耐地走了。

主要也是害怕朝廷反悔。

他们的行踪,自有人报给吕布和张祯。

吕布闲闲问道,“神悦,你不教教他们?”

要他说,应该给这两人讲讲道理,免得他们到了益州不做事。

张祯:“不用,有些事情是自然而然的。”

到了那个环境中,他们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就像把两只斗鸡关在一个笼子里,不需要别人煽风点火,它们自己就会斗得你死我活。

刘家兄弟走后第三天,朝廷的使者也出发了。

还带着螺妹和山翠。

要依吕布,这两个人就该打死喂狗。

但张祯觉得,她们活着并不影响大局,既然如此,又何必非要杀?

另一方面,将山翠送还张鲁,可以传递友好的信号。

将螺妹送还卢夫人,则是凌空甩她小小一巴掌。

螺妹活着,会比死了更让卢夫人气恼。

――

从长安入蜀,必然会经过汉中。

因而张鲁也知道刘范、刘诞来了,思忖片刻,设宴款待。

刘范、刘诞也知自家和他关系不一般,勉强能算自己人,但心里还是有些膈应,也有些戒备,宴席上客气有余,亲近不足。

张鲁向他们打探朝廷的近况,两人随意搪塞,只说自己长久待在家中,不知外面的大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