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节

赵玉良也懵了。

之前这大娘听到了外头的流言,听说了叶青“送子观音”的名头后,觉得她儿子儿媳妇儿生孩子的事儿终于有了希望,于是就求到他这儿来,无论如何也要帮忙引荐,一定要见到叶青。

可现在叶青给了结论,这老太太竟然说翻脸就翻脸,上一秒还在夸叶青医术高明呢,下一秒就口不择言,直接骂人家黄毛丫头不懂生孩子。

这可真是,川剧变脸都没她这么快的!

这会儿见叶青坐在原地没有动,赵玉良反倒是有些尴尬了。

毕竟这个麻烦是他带来的,要是他今天不多事,人叶青好端端在家里待着,也不至于平白遭人一顿骂。

叶青反倒是冲着赵玉良笑了,她从业这么多年,什么奇葩病人家属没见过?这种已经算是反应很正常的了,那种一言不合就挥刀子要人命的,还有当面感谢背后就诬陷造谣倒打一耙的,可比这老太太恶劣可怕一万倍。

“您不用这样,这事儿怪不了您,是老太太讳疾忌医听不得真话。”

“十多年了,老太太其实心里早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只是她不愿意承认而已,所以一听说我这儿有生子秘方,就想要来碰碰运气。”

“但没想到我不但没有生子秘方,反而还生了一副刀子嘴,一下就把她家的情况给戳破了,掀开了这块遮羞布,这老太太就恼了,会生气暴走也是人之常情。”

“我反正言尽于此,章家老太太要想抱孙子,就必须过了心理那关,说服她儿子去医院做检查,不然谁来了都没用。”

说到这儿,叶青就忍不住冲着赵玉良促狭一笑,调侃道,

“刚刚您在现场,把我的话也听全了,这老太太恼了我不算,肯定连你也一起怨上了,您等着看吧,我估计,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这老太太怕是在农场里面见了咱俩都要绕道走了。”

赵玉良表情不由得僵住,看了看都冲出院子外面了还在骂骂咧咧的老太太,他有些不信:

“应该,不至于吧?”

叶青耸了耸肩,没再多说,只用眼神冲着赵玉良示意,看病的人都走了,您怎么还不回去,干杵在这儿干啥呢?

赵玉良这才想起来,他带章家老太太婆媳俩过来靠山屯不过是顺便,事实上他晚上来找叶青,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儿。

看了看外面,这家伙就神秘兮兮地凑到了叶青跟前,压低声音小声道:

“下次你再给那里头捎东西,只给那个陈老头准备就行了,韩亚博的那一份就不用你操心了。”

叶青一愣,忍不住皱眉反问:“为什么?”

赵玉良嘿嘿一笑,表情里带着几分得意:

“我跟乔友清最近干了一件事,把韩亚博以前那个没完成的科研项目,改头换面又重新跟上头提交申请了,现在流程差不多走完,马上研究所那边就能通过立项。”

“我也已经找了人,给韩亚博弄了一个假身份,以后他可以用这个新身份进入实验室继续搞他的研究,我会在实验楼顶楼的最里侧给他专门配备一间宿舍,他媳妇儿能住进去照顾他的日常起居,不过他的行动范围只能允许在实验室和宿舍两点之间,其他地方他哪儿也不能去,也不允许外出。”

叶青猛地一下就坐直了身形,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地盯着赵玉良,满眼都是震惊和欢喜:

“真的?”

赵玉良点了点头,想了想还是又补充了一句:

“不过,即便将来他在这个项目上研究出多么厉害的成果,也不能正常署上他的本名。”

叶青表情怔忪了两秒,忽然就笑了:

“韩博士应该不在意这个,他只在意他的研究项目本身,署不署本名不重要,但不让他继续搞科研,才是真正要了他的命。”

第139章

叶青着实没想到,赵玉良会为了韩亚博研究出来的那个结两果的特殊作物做到这个份上。

但不管怎么说,这对韩亚博宋春华而言,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分别数年,这对苦命夫妻,如今终于苦尽甘来得以团聚,宋春华再不用时不时偷偷拿着丈夫的照片和信件默默垂泪,受尽相思之苦了。

叶青打从心底里为老师感到高兴,即便韩亚博是以这样特殊的形式被秘密调进研究所,而且还被限制了人身自由,但这已经是当下让他脱离劳改回归研究事业最稳妥的办法了。

进了实验室,韩亚博的身体健康就能得到保障,再不用担心他会走向原著中油尽灯枯郁郁而终的凄凉结局了。

告知了叶青这个好消息后,赵玉良就领着章家婆媳俩走了。

叶青也没把这对婆媳的事儿往心里去,以为今天过后,她跟这章家人应该是不会再有什么交集了。

同月,叶青家和隔壁顾家都接连收到了好消息。

邹阿婆的青光眼白内障终于被治疗痊愈,视力完全恢复正常了。

老太太抱着丈夫儿子的那些勋章还有牺牲证明默默流泪,这么多年了,她终于又能看清楚那证明上的字迹,知道这些遗物长什么样子了。

为了庆祝老太太病愈,叶青还专门弄了一桌大菜,请隔壁顾家还有伍永兵老支书上家里来庆祝。

老太太容光焕发中期十足,边吃饭边笑,对伍永兵言之灼灼表示,等天气暖和了,她要去找部队申请,回申城烈士陵园拜祭自己的丈夫儿子去。

叶青也跟着笑,认真地表示,真要是申请下来了,她陪老太太一块儿去,正好她也有很长时间没回申城了,回去探探亲也不错。

家里的高兴劲儿还没过,隔天顾卫西一大早就发动了。

因为顾卫西这大半年的产检工作一直都是叶青在负责,而且叶青的医术水准在线,外科技术也完全不比县里的正规主治医师差,所以顾家根本没把人送去镇上或者县里的医院生孩子的打算,直接就将叶青给请到了家里帮忙接生了。

早上六点钟顾卫西有了宫缩反应,没多久羊水就破了,但过了近俩小时宫口都未开,叶青怕孩子出事,当机立断几针扎了下去,也就是半个小时不到的功夫,产道就开了,一个胖乎乎的小丫头呱呱坠地。

叶青把孩子清理干净,一拍屁股,小姑娘立马就扯开了嗓子嚎,把外头一众眼巴巴等着的人都给逗笑了。

孩子出生,顾家上下都格外欢喜,尤其是杨大志,当天就着急忙慌地请了屯子里的几个老猎户帮忙,进山打猎去了,隔天就从山里头打了一头野猪还有不少野鸡野兔回来了,准备大办席宴请全屯子的人好好吃一顿。

叶青则是找李勇帮忙,从县里的供销社买回来了几罐奶粉,当做是给孩子的见面礼。

因为孩子是叶青接生出来的,当初顾卫西在地里干农活动了胎气,也是叶青及时出手,才帮忙保住了这个孩子,所以顾家人都觉得叶青就是这个孩子的贵人,坚持要让叶青帮忙给孩子取名字。

叶青推辞不得,看着外头眼看着就要融化的冰雪,还有肉眼可见就要到来的春天,想了想笑道:

“阳春三月,这孩子生在了一年中最好的时节,外头冻了一个冬天的草木很快就都要发芽了,偌大的长白山即将褪去白色,万物复苏,世界会变得春意盎然充满生机,不如就叫她采薇吧,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这名字再合适没有了,至于小名,就叫柳芽儿,怎么样?”

顾家人顺着叶青的话念了几声,马上就笑道:

“杨采薇,这名字还挺朗朗上口。”

杨大志则是挠了挠头,憨憨问道:“好听,一看就是文化人取出来的名字,就是这个‘薇’字有点难写,万一咱姑娘以后上学的时候犯了错,被老师罚抄写名字咋办?”

顾卫西都快要被这个智障老公给气死了,立马就瞪向杨大志:“你就不能想点好的?这才生出来呢,你就盼着你姑娘上学当学渣不学好了?就不兴你闺女聪明伶俐,从小就是个神童啊?”

顾卫南也很认同自家大姐的看法,立马就跟着帮腔:

“就叫这个,不用改了,杨采薇多好啊,可比咱们四个兄弟姐妹叫东西南北的强多了!”

就这样,顾家小姑娘的名字正式确定下来了,没过多久,得到消息的顾卫东,找人给打了一对银镯子寄了回来,镯子上不光刻了杨采薇三个字,还专门雕了一串柳芽儿样式,戴在小丫头胖乎乎的小脚上可爱极了。

顾家刚给小柳芽儿办完三朝宴,叶青这边就陆陆续续接诊到了几位受青光眼白内障困扰的老人,都是听说了邹阿婆这边复明情况后,专程从其他乡镇赶来求医的。

这种情况就不太好办了,邹阿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治好这个病,是因为她跟叶青朝夕相处,可以每天晚上不间断地做针灸,长年累月的治疗下来,才能收获到这样显著的成效。

但外地的病人就不行了,毕竟卫生站这边没有收留病人的条件,这些老人不可能一年半载地住在靠山屯,如果只是每隔几天来一趟,这种治疗办法收效甚微,最多只能让病人的病情不恶化,要完全恢复视力却是很难。

这些老人都是家里人陪同来就诊的,听到叶青给的答案后,都不是很满意。

但叶青也没有更好的办法,靠山屯的当前现状摆在这儿,如果这些病人真的打定主意要找她治病,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找伍永兵协商,看看能不能租赁屯子里谁家的房子住下,这样才能方便叶青就近治疗,不然难道这些人还指望叶青每天去这些人所在的乡镇出诊吗?用脚指头想想也知道这事儿不现实。

结果就是,这些老人行动不便,就算靠山屯这边能租赁到房子住,也还得专门安排一个成年人陪同照料,但马上就开春了,进入春耕农忙阶段,谁家也不可能专门浪费一个劳动力跑到靠山屯来给老人当陪护,所以最终这些来治病的老人基本上来一两次就都没了后续。

叶青却觉得这事儿不能就这样不了了之,既然她的目的是发展农村基础医疗,这批老人遇到的困难她就不能视而不见。

这件事也让她意识到,靠山屯卫生站在基础设施配备上是存在欠缺的,没有可以提供病人留观疗养的病房,像这些青光眼白内障病患要长期治疗的都只能选择放弃,万一要是再遇到有突发急症需要紧急住院的病患,怎么安置都是个大问题。

原先叶青想着一个生产队卫生站点完全可以慢慢发展,所以扩建这事儿她根本没着急。

可哪里晓得一个年过下来,靠山屯卫生站稀里糊涂地就成了方圆几十里的香饽饽,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各种疑难杂症也接踵而至,导致靠山屯卫生站这个简陋规模,已经明显不太够用了。

但该怎么解决,叶青自己说了不算,得让伍永兵汇报给公社,公社再汇报给县里,由县里开会商议之后才能做出决断。

叶青只能把最近这批失明老人的情况告知给伍永兵,剩下的她就不管了。

老太太的眼睛好了,每天就抱着邹昀去隔壁,跟顾家婶子一块儿带孩子。

邹昀比小柳芽儿大了几个月,如今已经会翻身了。

王春花年前曾经回臭松沟刘家去看望过自己儿子,可刘家连门都不让她进,刘家老婆子不但追着她骂,甚至还要动手打她,要不是王春花手里的劁刀如今耍得飞溜,只怕又要吃闷亏了。

没能见到自己的儿子,刘家的态度又如此恶劣,王春花彻底死了心,心一横干脆再也不去念想了,回来就一心一意地养着邹昀。

家里的伙食好,王春花的身体养得自然好,母乳也多,邹昀的营养跟得上,小家伙每天都吃得饱饱的,被喂养得特别壮实,五个月不到,就开始试图翻身,并且很快就掌握了这项技能,翻身能翻得飞溜了。

观察了一段时间,见小丫头的身体状况良好,叶青就开始考虑着手小姑娘的唇腭裂手术了。

裂唇修复手术,最佳时间是孩子三到六个月的时候,这个时期孩子的新陈代谢最快,恢复能力也最强,早做手术可以让唇部的外形和功能恢复得最为自然,瘢痕淡化,且还会对前颌部有压迫作用,使得牙槽突靠拢,对三到六岁时修复腭裂起到相对积极的作用。

叶青打算借县医院的手术室,抽个合适的时间给小丫头把这个修复手术给做了,然而这天她刚准备去公社给古院长打电话呢,小朱战士就心急火燎地开着军卡冲进了屯子里,一跳下车看到院门口的叶青,连满脑门的汗都顾不上擦了,立马焦急地冲着叶青喊:

“叶大夫,养猪场出事儿了!”

第140章

顾不上多问,叶青叫上几个小徒弟就往车上跳,军卡一个漂亮甩尾,就径直往部队农场冲。

等到了养猪场,赵玉良已经在焦急等着了,一看到叶青,疾步就迎了上来:

“小叶,你快去看看,母猪都在拉稀,情况不太好。”

叶青眉头紧蹙,三步并作两步窜进了母猪圈里。

果然看到不少母猪都病恹恹地趴在猪圈里,有些甚至连站都快站不起来了,还有的母猪因为身体不适,在猪圈里乱窜,脾气躁动,看起来很不安的样子。

猪圈里弥漫着一股怪味儿,地上到处都是稀稀拉拉的粪便,一看就知道母猪出现了群体腹泻,情况还挺严重的。

这时候母猪已经怀孕快三个月了,再过一个月就能分娩,这种关键时候闹肚子可不是小事儿。

顾不上查这到底是这么回事了,叶青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这些母猪的肠道尽快恢复正常,不能再这么拉下去了,拉肚子时间长了身体会严重脱水,体能也会不断下降,万一一个撑不住,造成羊水缺失或者破裂就麻烦了。

叶青赶紧让人帮忙,把这些母猪一只只抬出来,分批进行针灸,偷偷渡一些木系异能进去,快速让这些母猪的体能恢复正常,同时刺激胃部和肠道快速蠕动,促使母猪的消化系统尽快将体内残余的食物尽快排泄出体外。

一共八十只母猪,每一只都要扎针,还得根据母猪的拉肚子严重程度,适当调整下针的位置,一只耗费的时间最起码都得七八来分钟。

这个工作量可不小,一整天叶青都在猪圈里忙活,连饭都顾不上吃,午饭晚饭都是徒弟喂的,就在这臭气熏天的猪圈里面,胡乱嚼了几个窝窝头。

这种时候根本顾不上讲究干净卫生了,甚至在啃窝窝头的时候,叶青手上的动作都没停下来过,怎么争分抢秒怎么来,到最后她都感觉自己的右手手臂手指不是自己的了,腰也快要直不起来了,一直忙活到晚上八九点,总算是把所有的母猪都给扎针抢救回来了。

等叶青出猪圈的时候,整个养猪场的工作人员,都用感激敬佩的目光看着叶青。

亲眼看到叶青这一整天和时间赛跑,以一己之力挽救了这么多母猪和猪崽的性命,在场的这些人都震撼得无以复加,原先还有些人还对叶青能得赵团长如此看重心存不满,到这会儿却是个个心服口服,对叶青的技术和为人,谁都挑不出刺儿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