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阅读第361章

顿了顿,陈尧好奇的问了一句:“你来英国做什么?”

“哦,来拓展业务!”

“拓展业务?”

“国内电影市场太小了,我们需要欧洲市场,我来英国就是想布局一下…不说这些了,你在lun敦呆了这么长时间,肯定很熟悉吧?”

“…还行,反正大部分地方我都知道!”

“那你带我走走吧!”

……

两人沿着马路随意闲逛,张俊生瞟了一眼,腿真的很长,而且雪白的…

啧啧,这要是夹在腰上,那感觉…

“其实,全世界的大城市都差不多,高楼大厦,经典的地方总有它经典的理由,但生活再久也总能从鲜为人知的地方获得惊喜,我以前以为这句话只是无病呻吟,来了lun敦之后才知道,有萨默赛特宫、大英博物馆…”

“…博物馆?”

老实讲,张俊生对博物馆没什么兴趣。

他对绘画艺术的印象主要停留在小学时候的‘简笔画’,新古典主义、印象派、抽象派,他根本区分不开…

只知道毕加索的画很值钱…

“要是没兴趣额话,咱们去看话剧吧,巴比肯艺术中心今晚应该有《哈姆雷特》。”

陈尧一眼看出了张俊生没什么想法,立刻换了目的地。

“《哈姆雷特》?谁演的?”

“埃迪・雷德梅尼。”

“…我还以为是卷福!”

“卷福是谁?”

老徐牧羊说

下午更新三章…

困死了…

第八章《奋斗》播出(6/8)

?(加更第二十二章)

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神探夏洛克》一举成名…

当然,现在还没有出名…

英国演员如果不出国拍片,不在国际大制作中演主角,很多人你根本叫不上名字。

他们非常低调。

更多情况下,他们是话剧演员、舞台剧演员,而不是好莱坞明星!

林心茹说的那句在台湾拍戏是为了梦想,到大陆是为了赚钱,非常适合用在这帮演员身上!

人家到好莱坞大都是为了圈钱…

等到富裕了,或者说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就回英国,演他们最喜欢的《莎士比亚》…

好莱坞乐得如此,原因很简单,因为英国演员演技好却片酬低,

xing价比非常令人满意!

朱迪・丹奇、爱玛・汤普森、海lun・米lun、玛吉・史密斯、瓦内莎・瑞德格雷芙这些老戏骨都是活到老演到老,青春貌美从不是她们的倚仗。玛吉・史密斯在《唐顿庄园》里演的老女爵每次出场都怪话连篇,连带鄙夷的眼神、微抿的嘴唇,活灵活现一个老古董贵族。

受过莎翁戏剧训练的英国演员的确不一般!

有一本批判英国社会精英主义盛行的书,列过这样一组数据:全英国在私立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大概占7.5%,而影视表演从业者中这个数字高达31%。

这个数字意味着表演事业和从政一样,是大部分英国世家子弟的追求。

莎士比亚的故乡,表演是崇高而精英主义的事业。

人们愿意尊重表演者!

而不会把他们当成戏子!

像伊顿这样的老牌贵族学校都拥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戏剧社团,使得这些年轻的世家子弟们在中学时期就能接触到最学院派的戏剧表演教育。更重要的是,在英国做演员光有一张漂亮脸蛋可不够,还要通读莎翁戏、狄更斯和各种古希腊悲剧,懂法语和拉丁语才行――而这些东西差不多只能在昂贵的私立学校里学到。

你想在英国当演员,可以,先把《莎士比亚》背熟了再说!

话剧演员不同于影视演员需要比较严格的基本功练习,话剧是演员的艺术,电影是导演的艺术,也就是创作主体以及呈现手段的本质区别,就戏剧演员而言,对舞台语言、形体的要求,以及包括内心视线、中心任务、具象想象力、感知力、bo发力等等这些内在修养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

张俊生认真看了看台上热情表演的几组演员,心有所动,贴近陈尧的耳朵:“…你说我要是在主题公园增设老舍、曹禺话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