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盛拾月“哼”了声,便伸手去捏对方的脸,咬牙切齿道:“这到底有什么好笑的?”

宁清歌便拽住她的手,放在唇边亲了口,便温声哄道:“好了好了,我不笑了。”

盛拾月怎么可能那么容易被哄好,刚准备出声,就听见宁清歌道:“我腰后确实有一个刺青。”

盛拾月眨了眨眼,刚刚冒出的话绕到舌尖又憋了回去,又眼巴巴看向宁清歌。

本以为对方不想提及此事,所以故意绕开话题,盛拾月便顺着对方,假装自己没有提起过,将这事掀过,可现在,宁清歌又主动开口提起,这是愿意告诉她了?

不怪盛拾月如此困惑,这事疑点有三。

一是,在大梁,刺青也叫做墨刑,是为了防止因罪判为奴隶的人逃跑,就会在他们面容、四肢等无法用衣物遮掩的地方,用墨针刺下标记,如此防范与侮辱罪犯。

可宁清歌被牵连入宫时还未分化,按律是不允施于墨刑的,更别说她后头分化成顶级坤泽,被赦免回自由身。

再说,她的刺青并不明显,只在后腰下、脊骨中间,只有稚儿巴掌那么大,若不脱去衣衫,实在难以察觉。

三是,这刺青……越看越像是大梁皇室的标志。

一朵肆意绽放牡丹。

盛拾月紧紧拧着眉头,忍不住主动询问道:“是谁?”

思绪到这,她心中其实已有了些许猜测,只是不可置信、也不敢肯定。

紧握成拳的掌心冒出汗,车厢已传来些许吵闹之声,耽搁许久的队伍终于赶到。

宁清歌语气却平静,甚至没有方才逗盛拾月时的情绪强,好像在说一句与自己无关的事,道:“曾因过错,被陛下责罚。”

连回答都被极力简略,完全不提此中屈辱,堂堂一朝丞相,却被留下只属于最低贱的奴隶印记!这比几十板子更重、更狠。

盛拾月心一颤,便想要伸手抓住对方。

可宁清歌却起身,拿起置于旁边的衣袍,道:“陛下已至,不能再耽搁了。”

她面色如常,语气也没有丝毫变化,话毕,便要穿衣。

盛拾月不肯听从,直接拽住对方手腕,耷拉着眉眼,如同一只做错事的小狗,满怀愧疚道:“宁清歌,我不是故意提起的,我只是……”

宁清歌却无奈,温和道:“这和你有什么干系?”

她轻轻推开盛拾月的手,披上外袍后、将宫绦系好,整理了下发丝就要掀帘离开。

身后的盛拾月愧疚又无措,本就不怎么会哄人,更何况是这种看似什么事都没有的温和模样。

不明白刚提起时,宁清歌为什么没有露出其他情绪,还能给自己上起课,甚至有心情逗她,逗完之后又主动提起问题,完全不是会生气的模样。

旁人还说她盛拾月脾气喜怒不定,可如今看来,倒应该安在宁清歌头上,也不知道是那一步出了问题。

是骑马那一会?

还是睡醒之后?

可自己好像真没有做错什么啊?

是宁清歌主动亲过来,央着她继续,宁清歌睡着之后,她又帮忙换衣服又扇风,就算是最疼她的小姨也没这个待遇。

或许是她之前的回答让宁清歌不满了?

可宁清歌不是还夸她了吗?

再说关于刺青这事,若宁清歌实在不想说,她也不会逼着宁清歌开口啊?

这起起伏伏的情绪,实在让盛拾月感到手足无措。

而已掀开帘子的那位,像是受不了她的呆愣,无奈地又解释了句:“时间不早了,我必须要过去了。”

盛拾月连忙“哦”了声表示回应,还没有来得及再说话,那车帘又被放下,宁清歌彻底消失在眼前。

盛拾月抬手又落下,嘴巴张张合合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一跺脚,便掀帘往马车下跳。

第51章

随着祈祷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祭文落下,只听见一声黑牛号角的吹响,新晋武状元勾弦弯弓,往林中树梢挂着的草靶射出一箭。

银箭刺破风声,直直射入草靶中心,惹得众人欢呼一声。

那武状元当即扬鞭,率先骑马起码入林,身后众人纷纷跟随,一时间马蹄声、喝声不断,掀起地上尘土,林叶惊颤。

若是以往,盛拾月必然要抢先入林,可如今却故意停在偏僻一处,眼神扫过正中央。

皇帝年岁已高,就连这点路程都会使她疲倦不已,靠在软椅中半阖着眼休息。

前几日就有朝臣进谏,劝陛下注意龙体,不要再为夏苗颠簸。

本是贴心关切之言,却惹恼了盛黎书,折子一丢,顿时破口大骂,即便拖着苍老身子也要赶来。

方才还有人在偷偷议论,说盛黎书暗自寻了几个方士入宫,不知献了什么宝,惹得她龙颜大悦,给那几个方士都封了官,于是诸位大臣私下商议,该如何劝谏陛下。

只是……

盛拾月眼帘半垂,又想起那日进宫时瞧见的画面,恐陛下沉浸此道已久,不是几个臣子简单劝谏就能阻拦的。

盛拾月闭了下眼,再睁开时,眼底情绪已消失殆尽,又往那边看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